大三巴牌坊,其正式名稱為聖保祿大教堂遺址,一般稱為大三巴或牌坊,是澳門天主之母教堂正面前壁的遺址。大三巴牌坊是澳門的標誌性建築物之一,同時也為「澳門八景」之一。2005年與澳門歷史城區的其他文物成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澳門旅遊塔會展娛樂中心簡稱澳門旅遊塔是一座位於澳門南灣新填海區及珠江口的一個集合觀光、會議、展覽及娛樂設施於一身的建築物,是澳門的著名地標之一;也是中國第6位及全球第21位獨立式觀光塔。澳門旅遊塔於1998年興建,於2001年落成及啟用。
議事亭前地,俗稱「噴水池」,是澳門的一個廣場,位居澳門半島中區,面積3,700平方米,是澳門四大廣場之一。2005年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議事亭前地北連板樟堂前地,南臨新馬路,南闊北窄,呈狹長的三角形,為熱鬧的商業及文化活動區。
媽祖閣,俗稱媽閣廟,是位於澳門半島西南方的媽祖廟,為澳門標誌性建築物之一,現為澳門三大古剎中最古老者,澳門的葡萄牙語名稱「Macau」即來自於廟名「媽閣」的音譯。2005年做為澳門歷史城區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 媽閣廟始建於1488年,時值明朝弘治元年。
澳門的大炮台,是位於澳門的古老炮台,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西式炮台建築群之一部分。昔日曾是軍事防禦設施的重心,現為澳門歷史城區一部份,為澳門之旅遊景點。 大炮台位居澳門半島中央柿山之上,原為軍事用途。現大炮台的中央為1998年建成的澳門博物館,而大炮台城堡的頂層則為大炮台花園。
路環古稱鹽灣、鹽灶灣、九澳島或阿婆尾,因東北角之九澳灣與島上九澳山而得名。此外,路環的葡文名稱原因,也有音譯自該島的粵語古稱「過路灣」。現在是澳門的一個地方,是組成澳門的四大部份之一。由於該島大部分地還沒開發,植被豐富,風景優美,因此路環被譽為澳門最後的後花園。
玫瑰堂,正名為玫瑰聖母堂及聖多明我教堂,由天主教澳門教區管理。位於澳門的市中心,建立於1587年,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
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是位於澳門氹仔島的旅遊景點,以海邊馬路的五幢葡萄牙式住宅為主的博物館。 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於1999年12月5日正式對外開放。五幢葡萄牙式住宅分別為:土生葡人之家、海島之家、葡萄牙地區之家、展覽館、迎賓館。現在,此住宅式博物館是澳門重要的文物建築與文化遺產,也是澳門極富代表性的景點之一。
澳門博物館,是展示澳門歷史及民俗的城市博物館。澳門博物館位於澳門市中心的古蹟大砲台上,由葡萄牙建築師馬錦途所設計,於1996年9月動工興建,於1998年4月18日落成開放。澳門博物館所在地的大炮台,以及毗鄰的澳門著名景點大三巴牌坊等所組成的澳門歷史城區,於2005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之世界遺產名錄。
官也街位處澳門氹仔市中心地帶;長15米、闊5米。南與施督憲正街、告利雅施利華街成T字型相交,北與地堡街、消防局前地成T字型相交,是澳門新興的著名景點之一。 官也街是紀念第81任澳門總督官也。 官也街是澳門首個行人專用區,於1983年6月1日實施。
黑沙海灘是位於澳門路環島南側的海灘,因其獨特的黑色沙粒而得名。
澳門的格蘭披士大賽車博物館,是為慶祝澳門格蘭披治大賽四十週年而興建的博物館,主要介紹澳門格蘭披治大賽。大賽車博物館位置於新口岸的旅遊活動中心之內,與葡萄酒博物館相鄰。
澳門科學館為澳門以科學為主題之博物館,由著名建築師貝聿銘設計,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投資及興建。澳門科學館位於澳門新口岸新填海區孫逸仙大馬路,毗鄰澳門文化中心及澳門漁人碼頭。2009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及澳門行政長官何厚鏵在此主持新館開幕典禮,至翌月25日對外開放。
東望洋燈塔,是一座位於澳門東望洋山山頂上的燈塔。東望洋燈塔是東望洋炮台的一部分,是東望洋山三大名勝古蹟之一。1992年,東望洋燈塔獲評為澳門八景之一,在2005年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
金蓮花廣場位於澳門新口岸高美士街、畢仕達大馬路及友誼大馬路之間。金蓮花廣場為慶祝1999年澳門回歸而設立的,具有政治意義,是澳門其中一個著名地標及旅遊景點。
觀音蓮花苑,當地居民通稱為觀音像,是中葡友好紀念物系列的最後一件作品,位於澳門新口岸孫逸仙大馬路對開的人工島上。 觀音蓮花苑於1997年由澳葡政府策劃興建,1999年3月21日由葡萄牙總理及中國副總理錢其琛主持揭幕。觀音蓮花苑為葡萄牙設計師李潔蓮設計,後期由中國南京的晨光集團公司鑄製,再將47件散件在現址安嵌。